渝财会[2022]32号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税务之家 作者:税务之家 人气: 时间:2022-10-20
摘要: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总体内容和目标任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解、重视与支持,为全面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夯实行业内发展基础,强化行业外基本认知。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渝财会[2022]32号          2022-10-20

各区县(自治县,含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财政局,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会计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重庆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重庆市财政局

2022年10月20日

重庆市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9月29日)

  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我市“十四五”时期的会计改革与发展,依据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按照《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会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会计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抓好关键、攻坚克难,完成了《重庆市会计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会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计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立多元化会计法治宣传机制,常态化收集、整理和报送会计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和准则制度运行实施反馈意见。多渠道开展会计法制宣传;强化会计法治监督,规范财经秩序,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会计法治环境,保障我市各项会计工作始终沿着法治化轨道运行。

  --会计准则制度全面落地实施。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贯彻实施工作,强化宣传培训和跟踪落实,切实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立足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工作,通过开展“全覆盖”培训、“手把手”现场辅导、编制指导手册等多项举措,推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市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有效实施。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按照“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总体思路,制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鼓励市级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思路先行先试,指导各区县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基础逐步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动起来、有制度”到“用起来、有实效”的转变。

  --“放管服”改革稳妥推进。通过改进审批办法、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后续监管等举措,构建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和服务并重的管理模式;通过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下放行政许可权等措施,实现了代理记账业务行政审批“一次办、网上办、马上办”。推动成立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引导代理记账机构与企业建立良性关系,制定并落实小微企业代理记账服务优惠政策,促进代理记账行业积极有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推动会计职称评审工作改革,完善会计人才评价指标,细化评审工作流程,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具备会计职称人员增加了10.26万人,会计人员整体专业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扎实做好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会计高端人才推动会计改革、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得到积极发挥。

  --会计理论研究繁荣发展。围绕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会计理论研究,依托市会计学会组织会计优秀论文评选,“十三五”期间共征集论文430篇,部分管理会计案例报告入选财政部案例库;组织开展会计领域前瞻性课题研究,其中28项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资助。举办“渝领汇”会计领军论坛、管理会计案例分享暨MPAcc会计高端访谈、全国会计领军特殊支持计划“西部行”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理论界与实务界开展对话交流,会计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的联系更加密切。

  在肯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正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会计诚信建设仍需加强、会计服务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会计数字化水平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会计人才结构还不够均衡、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会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时期,通过体制优化、制度创新和机制变革切实加以解决。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共迎挑战仍是长期趋势,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功能将被进一步强化;同时,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加,对跨境会计审计合作及监管提出了新要求。

  从国内看,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和治理手段不断完善,会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会计工作在职能职责、组织方式、处理流程、工具手段等方面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及相关政策推进,对会计职能的对内对外拓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从市内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发展,要求我市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示更大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为我市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促进两地经济融合及政策协同,为两地加强会计管理合作、强化会计理论与实务互动交流、实现会计人才便利流动提供了良好契机;新一轮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纵深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对会计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了鼓励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跨界联合、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发展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和举措,为我市会计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新形势、新挑战与新机遇,要求会计行业在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健全完善会计法制和标准体系,改革创新会计行业管理,显著提升会计数智化水平,持续优化会计人才队伍结构,引导会计理论研究更加聚焦实务发展的前沿问题,扎实做好会计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推动会计运用新技术、融合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为根本目的,切实做好会计审计标准的实施与跟踪反馈、抓好会计行业管理与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会计职能的对内对外拓展,积极推进我市会计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为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下会计管理工作的制度机制,提高会计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会计改革与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依法治理。坚持强化会计法治建设,持续推动会计普法、执法工作,强化会计监督,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推动会计诚信建设、加快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强根基、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坚持创新变革。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会计管理制度创新,推动会计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破解会计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破除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持续推动会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将会计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中布局和谋划,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推动会计工作与单位经营管理活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基础性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两点”定位,立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需要,实现两地资源整合共享、人才互认共建、会计共管共治,支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模式研究,持续加强会计领域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在会计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上的影响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及重点工作,全面总结我市会计工作成果和经验,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会计工作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三)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市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主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会计法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会计审计标准体系实施得到持续加强,会计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会计人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会计数字化进程取得实质性成果,会计基础性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和充分发挥,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管理工作全局。

  --会计法治环境不断强化。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我市相关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会计法规宣传、会计诚信体系、会计监督体制机制等更加健全有效,会计监督检查方式得到丰富,守法、合规、诚信的行业生态更加稳固,会计法规约束力得到充分强化,为经济平稳运行和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会计职能实现拓展升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赋能会计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内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对外服务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治理的会计职能双向拓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不断增强会计服务水平,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会计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支持鼓励会计审计服务机构实现品牌提升,会计服务行业进一步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会计审计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会计审计秩序进一步规范,执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行业信誉度不断增强,跨部门、多维度的行业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以我市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不断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持续改进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手段;会计高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持续加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教学科研等各类别、各层次会计人员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会计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均衡。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会计法治建设

  1.加大会计法治宣传。发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高校等各方面的作用,逐步建立常态化会计准则实施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强化对会计领域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各类政策的梳理、比对和解读,探索建设分类分级、共享共用、动态更新的财会法律法规政策库。创新方式开展会计普法教育,将会计法治宣传与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相衔接;依托高校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普法教育基地2-4个,制作会计普法教育新媒体视频,开展会计法律法规解读和宣传培训;推动和支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校开展会计法律法规宣讲,督促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依法开展工作,引导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会计审计工作。

  2.推动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推动会计诚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融合发展,将会计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才培养、评价、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依托会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建设会计诚信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组织高校、单位联合举办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主题活动,推动成立“会计诚信教育联盟”,支持开展“会计诚信教育示范课程”“会计诚信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建设,进一步发挥诚信文化建设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提升。

  3.强化会计法治监督。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等会计法律法规及各项要求,采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定期曝光典型案例,推动建立会计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库。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类型监督相互贯通、有序衔接,利用好各类监督成果;健全行政和行业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指导区县财政建立基层财务协同监督机制,围绕村级等基层会计、代理记账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监督综合效能。

  (二)积极发挥会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1.持续推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跟踪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动态,建立会计准则执行效果跟踪机制和问题归集机制,动态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状况,收集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审计、巡视巡察等工作发现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实施问题,及时解释、指导和督促整改;推动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贯彻落实工作,持续加强准则制度尤其是新准则制度的宣传培训,结合审计、巡视巡察发现问题,针对重点领域有计划开展专项培训,及时补足短板、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及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向财政部反馈意见和建议。

  2.拓展会计管理职能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全面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多渠道开展培训指导,增强企业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理解和应用,推进管理会计功能作用发挥;建立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服务机制,推动企业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管理会计工作,增强企业科学决策、价值创造和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探索管理会计创新应用机制,遴选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作为示范单位开展管理会计应用研究,建立并动态维护我市管理会计典型案例库,发挥典型案例对管理实践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对各类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有效开展风险防范、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完整。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绩效评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企业构建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促进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增强会计服务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

  3.推动企业财务数据有效分析运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工作,加强会计数据与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准则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反映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发挥会计信息在服务宏观经济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总结、推广现代会计服务业在推动社会价值创造中的有益经验,适时开展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会计数据标准增信试点工作,引导平台与金融机构进行数据对接,帮助企业提升财务信息质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积极探索会计服务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支持开展关于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碳排放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等现实问题的探索研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和”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

  (三)不断增强会计服务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水平

  1.继续深化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加强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操性,促进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夯实会计核算基础,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政府会计改革相关工作顺利实施。强化政府会计实务指导,督促和指导全市预算单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全面有效实施;推动和支持我市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加强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推进相关会计制度贯彻执行。

  2.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持续推动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扎实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加强监督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及有效实施的激励、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效果显著提升。加大宣传和培训交流,及时总结提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支持分行业、分领域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研究及成果应用。积极探索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升单位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联通,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一体化、穿透式管控。

  3.有效拓展会计服务政府决策和监管的职能。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逐步推动单位会计核算与预算编制、执行、财政总会计核算、预算绩效评价等环节有效贯通。指导支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充分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促进会计更好服务单位内部管理;推动基层单位会计工作从单一核算拓展为核算、监督和辅助决策,进一步发挥会计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作用。推动会计数据要素应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积极拓展投资决策、风险评估、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等应用场景。加强财政数据与企业数据、部门数据等的共享共用,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开发分析模型,支持会计准则高质量实施、审计质量提升以及其他监管工作;从财政资金监控、财政收支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等方面深化数据综合利用,提升财政管理、财会监督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参与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机制,加强联合惩戒,预防和遏制腐败,保障经济运行秩序。

  (四)推动会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日常管理。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行政管理,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股东(合伙人)新增和退出的备案管理。加强职业道德宣传、培训和实施指导,严格独立性要求,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的持续提升。运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推动实现审计报告“一码通”,从源头治理虚假审计报告问题,加强日常监测和风险预警,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作用,推动行业协会管理水平提升,加强财政部门对行业协会的监督、指导,促进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检查和日常监督,共享监管信息和监管成果。

  2.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优化和能力提升。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机制,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强化会计师事务所风险保障机制,推动落实风险保障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督促会计师事务所提升风险防御能力。落实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要求,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在人员调配、财务安排、业务承接、技术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切实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完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加强政策指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推动实施行业供给侧改革,聚焦“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对会计服务的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结构,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树立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专精特”会计师事务所的典型示范,培育一批优质会计师事务所。

  3.依法整治注册会计师行业秩序。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秩序整顿规范,紧抓质量提升主线,守住诚信操守底线,筑牢法律法规红线。深化监管合作机制,实现财政与其他监管主体贯通协同,加强跨区域执业行为联合监管,发挥监管合力。着力整肃会计师事务所无证经营、网络售卖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挂名执业、超出胜任能力执业等行业乱象。严肃查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对与企业串通舞弊、弄虚作假的执业行为给予严惩重罚。按照诚信建设体系部署安排,加大行业警示与震慑力度,逐步建立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

  4.推动代理记账行业规范发展。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加强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事代理记账业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依法惩处代理记账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完善代理记账机构的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进一步提升代理记账行业事中、事后监管效能;针对代理记账行业存在的“有照无证”经营、虚假告知承诺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净化行业环境。支持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规范、行业诚信、专业标准等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律管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代理记账行业协会的监督和指导,促进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深化推广“互联网+代理记账”,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等需要。

  5.强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贯彻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各项规定,深化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禁入措施,强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业务流程、便利申请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激发现代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代理记账行业电子证照的应用推广,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和全国范围内互信互认;推进更多事项纳入“川渝通办”,加快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审批实现两地通办。夯实会计管理服务基础,进一步梳理政策法规、规范业务流程、整合信息系统、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五)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

  1.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支持开展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共享试点和电子发票应用,推动大中型企业加快实现电子会计凭证入账与财务报表生成智能自动化。通过建立示范应用,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企业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将内控制度和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实时可视化分析与自动化报告,逐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应用的数智化水平。基于我市支柱产业大中型企业典型应用场景,研究人工智能、RPA、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促进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的业务承接、风险评估、底稿与报告编制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审计实施、质量控制、审计整改等工作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提高全市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数智化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智能自动化技术,加快推进函证集约化、规范化、数字化进程,提高函证效率,降低函证成本,加强函证合规与风险管控。逐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和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智能自动化应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3.积极推动会计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计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会计人员基础信息管理、诚信管理、继续教育管理和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推进我市会计人员数据标准与规范以及主数据库构建,研究制定我市会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平台的社会服务功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RPA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分行业分类的会计人员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系统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1.健全完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以诚信评价、专业评价、能力评价等维度的会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体系对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制度,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会计职称制度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引领与激励作用。推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科目互认、与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畅通各类会计人员流动、提升的渠道。加大行业正面宣传、先进典型表彰力度,营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会计行业新风气。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具备会计职称人员增加12万人。

  2.实施会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夯实会计行业发展基础,推动实施企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基层财会人员、会计教学科研人员等五类会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加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财政部各类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申报、遴选、推荐和辅导工作;做好重庆英才·名家名师(会计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实施我市会计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力争“十四五”时期培养会计高端人才180人;创新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等机制,推动会计高端人才更好地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3.提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以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持续完善优化继续教育内容,紧扣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趋势,加强对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推动提升会计人员财务数智化转型战略思维、数字素养与技能。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优化继续教育形式和学时认定方式;不断拓展继续教育课程库师资库建设,将实务界符合条件的优秀企业家和业务骨干纳入讲师队伍。探索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跟踪服务,强化继续教育效果的评价及反馈机制。

  4.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和激励高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会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在会计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的作用,支持高校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共建会计实践教学基地,持续提升各类会计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支持和推动全市财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集团与高校联合建设分行业、分系统的会计人员培训基地;依托人才基地持续开展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会计智库建设、川渝两地会计人才交流等活动。

  (七)持续加强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1.促进会计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推动具有会计学科优势的高校和高职院校形成有效合力,聚焦影响会计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和“双高计划”建设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背景下会计理论新问题的研究,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课题、专著、文章、教材和咨询报告;探索与完善会计理论研究的激励机制与成果应用机制,有效提升我市会计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整体发展品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促进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支持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点申报、建设工作;促进会计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跨院校开展专业、学术研讨,提高会计专业本、硕、博学生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收引进国内外会计名家名师、学术骨干,进一步提升我市会计理论研究整体水平;加强会计教学科研人员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在各类会计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机会。

  2.加强会计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的有效衔接。通过学会、协会等平台搭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实务人员走进学校、参与人才培养及课题研究,推动科研人员走进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及实务问题研讨,鼓励和支持我市会计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组织理论和实务界专家共同挖掘实际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从理论角度对会计实务问题进行诠释与深化,从实务角度对会计理论研究进行验证与拓展,力争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更好服务于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3.健全会计专家咨询指导机制。加强会计咨询专家的选聘、日常管理和评价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专家专业信息档案,强化会计人才库建设;强化专家咨询机制,组织动员会计咨询专家开展实务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参考。依托会计咨询专家和高校、学会、协会、企业等组建会计智库,推动智库围绕会计改革与发展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决策咨询建议。突出智库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高水平专家团队,进一步提升优秀会计人才的发展潜力,形成梯队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人才队伍,为全面提升我市会计工作水平提供智力支撑。

  (八)深化市内外会计合作与交流

  1.加强川渝两地会计合作交流。加强两地会计管理合作,推动实现会计职称资格互认互评,探索建立高级、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审方式;推动实现会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学习结果互认;强化会计高端人才联合培养使用,推动实现两地人才优惠政策互通互认。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业川渝协同监管机制。健全完善成渝双城经济圈会计研究中心组织与功能,将成渝双城经济圈会计论坛打造成川渝两地会计行业的常态对话平台。促进川渝两地企业与行业学会、协会和高校等横向合作,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和我市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及时推出研究成果,助力形成新政策和新机制,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2.支持国内国际会计合作交流。强化与中国会计学会、国内双一流高校或一流会计专业院校等各类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知名会计院校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市会计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我市会计学术研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各类研究中心和智库,组织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审计标准问题研究,推动我市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在国际会计审计标准建设、财政部会计审计标准建设及资本市场会计监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确保规划有效落地。指导会计管理机构、会计行业组织、会计学会等加强协作、抓好落实,共同推进会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推动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会计管理机构,优化会计管理队伍,增强会计管理能力,落实会计管理经费,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各级会计管理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抓好窗口建设,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效能。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会计服务工作质量。建立成渝双城会计合作机制,促进会计研究与人才交流。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总体内容和目标任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解、重视与支持,为全面深化会计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夯实行业内发展基础,强化行业外基本认知。

  (四)强化跟踪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分解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重点督促、层层压实。用好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跟踪、执行监督、信息反馈和定期评估。加强对形势环境变化的动态研判,加强对前瞻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分析。完善有关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及时纠正规划执行偏差,确保各项改革与发展任务顺利完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最新内容

IPC证:蜀ICP备17025776号-2
2018-2021 zhuawawa.xin 税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