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收入确认的情况

来源:税务之家综合 作者:税务之家综合 人气: 时间:2021-11-23
摘要:通常来说,健身房的健身卡包括两类:一是期间卡;二是次卡。当然期间卡和次卡根据内在的长短还有更细的划分,比如年卡,半年卡和季卡等。对于期间卡,在正常的情况下,需要将收入在拟提供的期间内进行分摊,分期确认收入。

  从新冠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到现在大约有两整年了,再过段时间到了春节,也就经历了三个春节了。最初爆发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应该有不少上班族对春节假期突然延长了几天而感到高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但,疫情随后的发展态势深刻的影响了大家的工作学习,造成了非常多的不变。

  一、算是闲谈

  疫情的结束据有关预测整体得需要五年,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大不一样。这期间,给远程办公等提供支撑服务的相关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甚至原本不起眼的企业,在IPO申报材料时,也可以写一写企业对疫情防控的重要贡献,这也算个加分项。

  但一些会导致人工聚集的行业则受到了重创,尤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防止疫情传播的重要方法就是减少人员聚集,所以这些行业首当其冲。记得当时一个来自北京的自驾游者刚到新疆就被劝返,发出了一串羊肉串也没吃到的感慨时,这黑色幽默也着实令人感伤。

  餐饮类企业的频繁倒闭并不是影响的全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会办理健身卡,健身房业务也是遭受疫情重大影响的行业,目前是开开停停,比如,最近由于北京疫情的反复,我所在的小区健身房又被要求停业了,这也促使会计人员思考收入暂停确认的问题。

  二、正事

  收入确认一般分为按照时点确认和按照时期确认两种。对于大部分商品交易来说,这也是大家最普遍接触的,就是按照时点确认,比如个人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按照时期确认的,往往是服务业,一般是采取预付款的形式,比如小区的物业服务,健身房收入,理发次卡等,当然也涉及到建设周期较长的一些行业,比如建筑业。

  通常来说,健身房的健身卡包括两类:一是期间卡;二是次卡。当然期间卡和次卡根据内在的长短还有更细的划分,比如年卡,半年卡和季卡等。对于期间卡,在正常的情况下,需要将收入在拟提供的期间内进行分摊,分期确认收入。

  次卡有特殊性。理论上来说,按照消费次数占比确认收入更为合理。比如3000元,100次,则每消费一次确认30元收入。这对于健身次卡、理发次卡等,这样没有时间限制的更合理。

  但是在既有次数限制,又有期间限制的情况下,按照期间分期确认收入可能更合理:

  ①正常情况下,客户是均匀消费的,这与期间卡等同;

  ②如果不是均匀消费,而是在最后一段时间突击消费,这会导致最后一段时间确认收入占比过大,但成本费用其实并不会因为消费频率变动而变动,行业的特点是固定投资大,折旧和房租等固定成本占主要地位,不会因为在一个期间内的使用次数多而有所增加;

  ③如果是开始时突击消费,后期不消费或少消费,则按照次数确认收入也较为合理,但这应该不常见。

  总体来说,次卡在同时有次数和期间限制的双重约束下,按照期间确认收入比较合理。

  但相关行业企业在疫情的影响,相关政策要求其停业,通常健身房得给客户相应期间的延长,这就得对应将收入确认延后,停业期间不确认收入,对应的相关成本(主要是健身器材折旧和健身房租金摊销)并不会由于收入暂停确认而同时暂停折旧或摊销,一般不计入服务成本,而是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当然,本文仅涉及到健身房、理发店等行业,其他有类似影响的行业,则需要读者去识别和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来源:安博士讲财税    作者:安世强

 



  2008年12月的解答——

固定资产停止使用包括季节性停工吗?

  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请问税务专家:“停止使用”是否包括季节性停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季节性停工期间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属于上述不得扣除的范围,因此《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不包括季节性停工期间的固定资产折旧。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排行
IPC证:蜀ICP备17025776号-2
2018-2021 zhuawawa.xin 税务之家